您的位置:首页 / 贴吧 / 鄂州茶馆 / 鄂城民谣“老十景”:七星塘

  • #鄂州茶馆#鄂城民谣“老十景”:七星塘

    2019/02/27 08:34:43 发布163090 浏览0 回复0 点赞
爆料天王
管理
普通会员

帖子:12

精华:0

注册:2018/10/01 03:11:16

鄂城方言中的“坛”“堂”“塘”同音,所以民谣中也有“七贤堂”、“七仙坛”、“七仙堂”的说法。“堂”多为佛教场所,而“坛”却是道教所在。据说当年在“儒学”南边曾经有一个“七贤堂”的建筑,后毁废。上世纪90年代初建设明堂体育场时,发现了一块刻有“七仙堂”的石碑,说明当时的确有这个名称的建筑。不知原来“罗口”(今农工商大楼)附近或现在的南浦路岗亭前面是否当年“七仙堂”的所在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大北门口西边有一口水塘,经常可见北斗七星映照其中,能从观察七星斗柄方位的变化知日月时期的转化。
  关于“七星塘”,清《武昌县志》记载:“七星塘在县城内。明万历初,知县李友朋挑凌,以镇邑之火灾。东门为熊家塘,南门为严家塘,小西门为邬家塘,旧分司前为张家塘,庾楼右手为胡家塘,谢家巷为方家塘,后街为太平桥。”张家塘、胡家塘、方家塘和太平桥都在城的中间,此外东门、南门、西门各一口。从上世纪50年代剩下的几口塘看,上面水塘所在的位置只是一个示意方位。如方家塘就不是在正谢家巷,而是在谢家巷与新民街小学之间的南边菜地中;张家塘在柯家线铺巷子的南边巷子口,今天的红星休干所北边;邬家塘在小西门外何家菜地,现在的八一钢铁厂宾馆就是填平了方家塘后在它的基础上建成的。这些水塘都比较大,形状多半是圆形和四方形,周围用红条石一层层地砌成塘边,四方塘边都留有上下的台阶,便于人们洗衣和挑水,因为是官家挖的,所以又把这些水塘称为官塘。随着时代的进步,城市建设的发展,这些水塘逐渐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,永远载入了历史的史册。
  □张昌谷
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

已有0人打赏

已有0人点赞

0人赞
    加载中...
    分享到:

    回复楼主

   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
   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
    超级管理

   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